长期以来,由于信用缺失、固定资产等抵押品少、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原因,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个顽疾。在此背景下,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不断延长,中小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是中央高层还是"一行三会"主管部门,均对这一问题严重关注,并且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中小企业为什么融资难?
常见的理由有:
▲银行门槛高;
▲企业没有可供抵押的物品;
▲企业非系统性风险高;
▲企业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
然而,融资难的根结在哪里?在银行。
企业在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后,银行总是依照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来对企业进行融资评估,看它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例如,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具有偿还能力,可是并没能从账面财务信息表达,特别是当这些企业没有有效的、可供抵押的固定价值资产时,银行因不能有效甄别企业信息而拒绝给企业融资。
企业与银行之间客观上就存在这样的矛盾,融资当然就难了。不过,这里面也给了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机会。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可提高服务实体的资金效率,对中小企业融资较为有利。因此,供应链融资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相关联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近期,人民银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各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少金融机构正不断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整合结算支付功能,借助区块链、数字债权、凭证背书,对核心企业实施应收、应付账款联动,谋求突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供应链金融依托“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的原则,正在成为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趁手工具,也不失为中小企业解燃眉之急,高效融资的一剂良方。